荡秋千的妇女|没有胜利可言,诚实意味着一切:年终献词

历史在我们每个人心中。

2022年终于要过去了。昨日,网易新闻的一则“2022年度事件盘点”,在朋友圈刷了屏。

从年初,“一位上海老人因妻子感染新冠,在微信群中向邻居道歉“开始,到“广州解封,市民上街欢呼”结束,视频画面历数了我们所共同经历的一年。

视频开头,是搜索框中打出的一个问句:2022的我们,有着怎样的集体记忆?

媒介,是集体记忆的刻写者。新闻媒体对历史的报道本身,也形成一种公共记忆形态[1]。每到岁末年终,我们都能看见各色人等执笔,试图为“过去一年”进行总结与点评。今年的分裂却尤其大。

就在网易这则视频发布的前五天,12月24日,人民日报也在微博发起话题:“用12句话记住2022”,向网民分享编辑团队筛出的话:“冰墩墩来接雪容融下班了”“摘星星的妈妈回来啦”“别了,通信行程卡”……

在转发区,民众也给出了自己选择的“2022记忆”:“我们是最后一dai”“他的软lei是他的儿子”……


人民日报与新华社的年度盘点丨图源:微博

今年,在市场媒体与官方媒体的割裂间,在正文与评论区的对抗中,我们看见了官方与民间话语,对于集体记忆话语权的激烈争夺。

这样的争夺,早已不是首次上演。2003年初,SARS非典病毒在国内爆发,在十年之后的2013年,市场媒体与官方媒体的评述中,也出现与今时今日,高度重合的分裂景象。

“战争突如其来,政府科学决策,人民奋起抗争,最终走向胜利,由此捍卫了全人类的尊严。”以《南方日报》为例的党媒,在当时呈现出这样一种叙事。

当时其它党媒的报道,也常调用战争隐喻,具体表述如“伟大斗争”“保卫战”“遭遇战”“打一场硬仗”“狩猎病毒”“前线”“打赢这场战役”等[2]。

而市场媒体的叙事,则更强调其中的“人祸”部分:SARS爆发初期,官方对疫情的隐瞒、媒体报道的缺位、流言的蔓延和高官的渎职等。


官方媒体与市场媒体的对比丨图源:《已结束的“战争”,走不出的“迷宫”——SARS十年纪念报道中的隐喻运用与媒体记忆》,新闻记者

可见,在总结历史之际,我们总能听见这两种声音——一种占据统治地位的大历史(History):省略细节、强调结论、井然有序,自认对历史持有最终评判权,试图以“真理”去规训读者;一种散见于主流话语外的小历史(history):呈现片段与细节,挑战政府作为“英明决策者”的角色,削弱其在灾难面前的“无辜受害者”形象。[3]

今年,这种宏大叙事的官方话语,在听者耳中,越发沦为喋喋不休的噪音。而在评论区与市场媒体实录中的民间话语,则在传播上爆发出更大的生机,得到民众的认可与支持。

因为,这种“小写”的叙事笔触,是对历史的民间言说,更是世界的真实肉体。它逼近历史细部,回归真实生活。而这种“小历史”越多,历史的肌理就越清晰,血肉就愈丰盈。

12月初,我们发表了《大雪时节,回忆三年》(原标题:《写在疫情三年之际:十六件大事与82个细节》),整理了过去三年的一些细节。

此文在微博发布后,收获了225万阅读,与1203条评论:网友们向我们投稿,叙述来自民间的三年记忆。近日,我们将其收录进原文,形成了新的补充版记录,放在文末“阅读原文”中,以供大家保存与阅读。

在记录之余,一条网友的留言也刺痛了我们:“我知道,如果再发生类似的灾难,一切都将重复。”

三年来,从抢菜到抢药,从“会不会被隔离”的恐慌到“会不会得重症”的迷茫,我们经历了病毒与政策的剧变,又有许多景象和心情,好像从未改变。

今天,在记录之外,我们更想提问,并做出回答的尝试:三年来,我们究竟何以至此?

01 从买不到菜到抢不到药,防疫政策为何总剥夺人自救的途径?

12月24日,南京洪武路天桥上,出现了一排装有布洛芬的密封袋,每袋都用纸条写着“一次2片”等服用说明。评论区的一条留言,排到了热评第三:“应该反思一下,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”。

img
南京天桥上的布洛芬丨图源:微博

无独有偶,12月19日,腾讯出行服务团队,上线“新冠防护药物公益互助”功能,到23日,已实现26万次民间互助。[4]

民间自救的热闹景象背后,是无序放开后,导致的巨大药物需求缺口。布洛芬为什么产能不足?民众为什么没有提前囤药?如今的结局,早已有迹可循。

这两年,全国各地对布洛芬等四类药售卖的严控持续存在。2021年起,全国各地陆续发布公告,要求药店及部分医疗机构暂停销售退热、止咳、抗病毒、抗生素等四类药品的售卖。[5]2022年1月23日,北京疫情防控工作发布会也通报:“为进一步提早发现和管控疫情风险,要求购买四类药品人员在72小时内进行核酸检测。”

img
药店门口张贴无法购药的通知丨图源:微博

img
央视新闻发布的购药限制信息丨图源:微博

药品的断货,不是正常的市场经济现象,而是前期严控售卖的政策对市场供求关系的扭曲。购药难、无法购药的情况,在各地持续两年。在这种情况下,药店不会囤货,药企卖不出货,自然也不会备货和存货[6]。

这是一种用权力干预市场的政策。记忆倒带,在封控时期,同样的一幕也发生过。

2022年4月,上海的一个活动号召人们秀出居家封控期间的菜肴,投票选出最佳者。一件作品,以14.4万的投票,获得了压倒性胜利,名字叫《一个被啃过的馒头》。


《一个被啃过的馒头》在厨艺比拼中胜出丨图源:网络

彼时的上海人民,为何大范围缺肉缺菜?根据相关报道,3月28日起,上海浦东、浦西实行轮流封控,封控区域内的住宅小区,所有人员足不出户,人民无法在菜市场、app上买菜,只能等社区或“团长”送菜上门。

当商超、农贸、市场关停,快递外卖等基础物流设施受阻,市场经济全面停摆,“市民社会”原有的种种职能就会受限,并且统统转嫁到政府身上。

此时的百姓,无法在内部领域解决吃穿住行,就像退回到不能自主生存的婴儿,沦为政府的照顾对象。而政府此时从原本的行政机器、市场调控机器,变成了“行政、市场融合机器”,承担了它原本不可承担的职能。

为什么是“不可承担”?因为,第一,“照料”一座百万人口规模的城市,需要极高的资源调配能力,而政府的公职人员,缺乏对应的治理经验;第二,权力与职能高度集中于一体后,监督、监管同时缺位。变味肉、山寨油、天价菜,保供过程中,以公谋私的乱象屡见不鲜;第三,市场停转后,政府不得不额外补贴供给,财政负担增加,进而又挤占其它公共服务的成本,降低全社会的福利保障。

因此,从封控时期的缺菜,到放开时期的缺药,本质上,都是同一种政策逻辑造就的结果:权力过度干预市场,使得市民社会的职能让渡于政府。

日常吃喝的食物、治病的药物,在封控时期和放开时期,却不约而同地成为奢侈品——这荒谬的画面,是来自人为制造的短缺。

人的自我照顾本能和市民社会的正常运转,是社会韧性的根本来源。有效、长久的防疫政策,不仅不应该限制人的行为,反而应该允许和鼓励每个个体的行动:厂家生产、商家销售、市民购买。

以限制人的主观能动性、控制人的行为为手段——这样的政策,与人的本能是违背的,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。

这一政策逻辑本身,也是疫情防控矛盾与痛苦不断的根源之一。

02 缺乏科学和诚实,辟谣之后,为何总没有真相?

政策对个体与市场的限制,导致了我们“买不到菜、抢不到药”。而信息发布可信度的缺失,则导致我们,无法提前“囤菜囤药”。

还是从放开之后说起。12月7日,“新十条”发布当天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,南方都市报记者发出提问:医疗机构治疗新冠患者的药品储备与保障情况如何?家庭是否需要储备药品?

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,如此回答:“……我们已经要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,要加强对这些对症治疗的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,包括中药、西药等药物,包括抗原试剂,进行一定的准备。同时,通过分级分类的救治,有很多感染者会选择居家治疗的方式,所以我们要求基层的医疗机构,还有药品零售网点等也要做相应的准备,这样来保证药物的可及性。……最后也要提示大家,没有必要去囤积和抢购药物。随着整个工作的部署,无论是在药品销售网点,还是在医疗机构,这些药物是充足的。


12月7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的问答丨图源:越秀山边

做了准备、药品充足、无需囤药——这是政府向民众传递出的信息。无独有偶,为什么3月,上海的老百姓不提前囤菜?

因为,在2022年3月15日,上海发布曾明确回应,指出“上海封城”传言不实。3月23日,上海新闻广播发文再次提出,“希望广大市民不信谣、不传谣,也不要抢购囤积食物等生活用品”。

而仅在4天之后,3月27日晚上,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发布通告,称上海将实施封控,封控区内住宅小区封闭式管理,人员足不出户。

到底是封还是不封,到底是囤还是不囤,甚至到今天:到底是有后遗症,还是没有后遗症?

三年来,细数无数次“辟谣”和“通告”的反转,你会发现,这样的问题一直伴随我们至今。


10月13日,吴尊友发言称有后遗症。12月1日,崇雨田发言否认丨图源:网易新闻、新京报

变幻莫测、可信度不足的政策发布,让公众陷入无法提前准备的无助;前后矛盾的科普,引发人群的分裂与站队,又造成了大众认知和行为上的迷茫。

三年来,我们的诸多“来不及”与“不知道”,都来自于可靠信息渠道的缺失。而其中最明显的,便是权威发声渠道,公信力的逐步丧失。

当官方话语只是不断对民间“辟谣”、选择性进行科普,却无法诚实地发布信息,人们便只能陷入无助与迷茫。

当一个人不诚实,需要整个行业来纠正;当一个行业不诚实,需要整个社会来纠正;当一个社会不诚实,那么便没有人知道何为真、何为假,只剩下阴谋论的甚嚣尘上。

03 相信个体的力量

2022年12月23日,青岛公布了一份数据:按照监测数据推算,青岛目前的每日新增感染量为49万-53万人,明后天(24-25日)会在此基础上以10%的增速增加。

12月25日,浙江省疫情防控发布会,也做出数据公布:在人口6500万的浙江,日新增感染人数已突破了100万例。


青岛公布数据丨图源:微博

在数据发布的微博之下,有网友对此评论:“开始说实话才可能办实事。”

而在部分城市的公布之外,中国目前整体感染者数量,医疗机构收治者中的重症率、死亡率,重症患者中是否合并别的病毒感染,大众接种疫苗情况,这些数据都暂不明晰[7]。

也正是由于无法在官方渠道全面了解疫情发展的真实状况,目前各地的公众舆情,也极为混乱。有人极端恐慌,又有人盲目乐观[6]。

回顾三年,从封控到放开,我们看似经历了巨大的转向,却总是在“不知情”中,陷入无法决策与判断的迷茫;又总是在“买不到”中,陷入无法自我照顾的无助。

再往前追溯,从近十年前,SARS爆发十周年之际,官方话语利用“战争”隐喻重述历史、重塑媒介记忆,到时至今日,人民日报与网易新闻对“2022年度记忆”话语权的争夺——我们可以看见,变化的事件中,不变的决策逻辑和话语惯性。

后现代主义认为,世界的整体性只是人为构筑的假象,而真实的世界,原本就是由碎片构成:细节之中,是对历史的民间言说,更是世界的真实肉体。

从反对剥夺人主体性的防疫政策,到呼吁信息公开、科学与诚实,我们始终相信的,是来自个人本身的力量。

正如《南方周末》在2012年的新年献词中所说:

这是一个亟需正义的时代,而你对权利的坚守就是正义之源。

……

点亮自己,权利便能着床,能动的个体由之生焉,公民由之成焉;点亮自己,权利便会团结于权利,公民社会由之生焉,制衡权力的力量由之成焉。

公民强大,社会才会强大。社会强大,公民的尊严才得以保障,每一个个体才能够主动参与国家的制度运转。

人们深爱自己的国家,只因她能保障正义与安全,只因她不断由公民们亲手“重建”。国家与公民之间血脉贯通,于是公民的悲伤,成为国家的悲伤,于是国家的荣光,成为公民的荣光。

无论是SARS爆发十年之际的2013,还是如今正被总结和评述的2022:我们始终没有胜利可言。而每个亲历者的个体诚实,和在瞒报、信息缺失和胜利宣言中缺位的官方诚实,始终是牵动历史发生和留存的最大线索。

新的一年,我们期待,无论官方和民间,都更诚实地记录和面对自己。

普通人,在眼下能做些什么?我们的回答是——

去支持逼近历史细部的记录,去嘲讽井然有序的真理。去点燃思想的光芒,重拾行动的理性。

我们要从枯竭僵化,走向人性复苏;从底层互斗,走向公民互助;从欺瞒掩盖,走向科学与诚实。

我们朝向前方走去,并将真实的历史,留存在我们每个人心中。


了解 自由档案馆 的更多信息

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.

发表回复

Translate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