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|解读疾控中心的新冠感染疫情报告

中国疾控中心的新冠疫情动态更新停留在了1月8日。实际上自12月中旬以来,由于检测数量的突然下降,每日新增病例更新与真实情况大幅脱节。继续这样脱离现实的疫情通报本来也没有意义。随后在1月15日与1月21日,疾控中心比较简要地更新了死亡、住院人数,以及疫苗接种状况,对应数据点分别是12月8日-1月12日与1月13-19日[1-2]。

1月25日,疾控中心发表了一个较为详尽的报告,汇总了12月8日至1月23日的检测情况、病毒基因组测序、住院死亡变化等信息[3]。从这些信息来看,中国无疑已经走到了奥密克戎疫情的尾声。当然在疫情暴发期间信息公告的滞后,一些数据缺乏斟酌检验的问题仍然值得警惕、反思。

1. 信息更新滞后

1月三份新冠疫情报告,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信息更新的滞后。1月15日才公布截至1月12日的住院死亡人数与当时住院人数,这种滞后程度可以说是非常严重。

而且在解释为什么那么久才公布住院死亡人数、住院人数时,相关专家给出的理由是建立全国的统计系统需要时间,但同时提到此时已建立了新冠住院、死亡病例24小时的汇总机制[4]。即使我们不追究1月15号之前为什么没有及时公布,那么1月15号之后呢?既然住院与死亡信息汇总系统已经建立,为什么下一次数据更新要等到一周之后呢?

真正有大量详细数据的通告其实只有1月25日这份报告。这样的滞后程度,实在难言合格。仔细看25号的通告,更是让人难以理解为何之前不通报一些信息,以及过往报告里明显有问题的地方为何不纠正

例如感染病例数,1月25日的通报显示12月22日的高峰核酸阳性数达到了694万:

Image

可是同样在疾控中心网站上,我们还能找到12月22日的疫情通报,其中新增确诊3761例。我们不得不问:12月22号时是真的没有数据,或者只能确认3761例病例吗?

如果说确诊比例还需要有症状,可能这六百多万核酸阳性里就不到4千有症状。那么再来看疾控中心的最后一次每日疫情更新——1月8号的数据[5],当天新增确诊是14171例,而当时的“现有确诊病例”是118147例,重症是7557例。

对照现在公布的新冠住院人数变化:

Image

1月8号时全国新冠住院都超过120万,住院的总都是有症状的吧?难道这超过100万的住院,只能收集到12万不到的数据?

疫情高峰时检测无法覆盖所有感染者,数据汇总出现滞后,这些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数据缺失与滞后也有可以接受与过于离谱的区别。至少就我个人而言,很难认同动辄几周的信息滞后,通告确诊人数尚不及住院人数的数据缺陷。

更令人遗憾的是,对于这些明显的失误,我们没有看到任何一位疾控中心的专家表达歉意,甚至承认工作有不足之处的也没有。这是否就是未来中国的防疫之路呢?隔一段时间抛出一点数据,宣称大胜?如果这是我们应对问题的态度与方式,那么这比任何疫情都更令人担忧。

2. 感染过峰,但感染状况难说

回到1月25日疫情通告的内容,多个数据都显示中国已经过了奥密克戎疫情高峰。例如之前的核酸检测数据,全国每日新增核酸阳性人数高峰是12月22日的694万人,阳性检出率的高峰是12月25日的29.2%,到1月23日,两项数据分别回落到1.5万人与5.5%。

不过核酸检测结果受实际检测量的影响。根据该报告,“受居民检测意愿”影响,检测量不断减少,12月9日有1.5亿次检测,1月1日只有754万,1月23日仅有28万。当然,这居民检测意愿不知是如何确认,做了何种民意调查。有趣的是报告同时指出各省份“实时掌握核酸检测数据”,既是实时,为何之前报告的病例数与该报告如此脱节呢?

除核酸检测外,通告还展示了部分省份建立的居民抗原检测自愿上传结果,12月22日是上传的抗原阳性高峰,33.7万,阳性检出率21.3%。1月23日下降至不到5千阳性,阳性率4.5%:

Image

但上传的抗原检测也很少,峰值是12月19日的189万个检测结果,1月23日时仅有10.5万个检测上传。

抗原检测这部分的阳性检出率让我极为意外。挺难想象抗原自测阴性的人不断上传结果,理论上阳性检出率应该非常高。可抗原阳性检出率的峰值连核酸都不如,需要更多信息来核实。

综合核酸与抗原,全国感染高峰已过是明确的。可问题是这一波感染大概造成了多少人感染呢?由于检测量的不足,我们很难明确。国内有专家最近和80%这个数字干上了,之前是有人推测会有80%,如今是有人说已经感染80%。可是这个80%建立在何种模型,利用了哪些现实数据推导,误差范围多大?没有必要的科学基础与论证,这种专家观点与普通百姓靠身边统计学推导100%感染过了或者说感染率没有100也有90,又有什么区别?这一轮感染的比例关系到今后疫情的走势,特别是短期内疫情发生反复的风险。缺乏可靠的数据会让今后的防疫也有偏离客观现实,仅凭主观猜测的风险。

更为重要的是,像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,感染数据理应有更细致的地区划分。例如每个省市的核酸阳性、抗原阳性数据变化是怎么样的?以前没几个感染的时候每个省的病例数都要分列,具体一个省里还会每个城市单独列出,怎么现在感染人多了,数据反而粗糙了呢?既然各省“实时掌握核酸检测数据”,更加没有理由缺失精细一些的数据。

之所以需要更细致的数据,是需要考虑不同地区的疫情状况可能有区别。万一有些地方在检测量上很少,还是我们的盲区呢?像抗原都只是“部分省份”,哪部分省份啊?

疾控中心自疫情彻底暴发以来不仅提供数据少,更糟糕的是提供信息时几乎从不提及相关内容的潜在缺陷与偏差。这显然是不对的。

3. 发热门诊人数的疑惑

说到一些数据的缺陷,举一个例子,发热门诊的就诊人数,这是农村发热门诊数据:

Image

12月23日达到峰值是92.3万人。但这个图有一段虚线,为什么会有虚线?因为农村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是从12月21日起才监测,之前是没数据的。那么问题来了,既然12月21日起才有农村发热门诊数据,怎么就能得出12月9日农村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是13.3万人次呢?

下面这个是城市的发热门诊人数:

Image

注意看12月9日是29.2万,加上农村的13.3万,总和42.5万,与全国的图一致:

Image

可问题是12月21日前明明没有监测农村的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啊,怎么就推测12月9号农村是13.3万,还能把12月20以前农村推测出来的虚线直接和城市的叠加,成为全国数据?这难道不是直接在那里瞎编吗?

而且发热门诊这块的数据不光是农村12月20以前的数据不知从何而来的问题。即便是城市,12月9-20日,监测的是二级医生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疗量,21号加上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也就是说21号开始的数据收集基础和以前是不一样的。这么大的区别,能一条曲线连着画吗?说是城市发热门诊22号达峰,怎么确定不是之前就达峰,只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数据21号才加上,让表面上的峰值成了22号?

指出这个问题不是说我怀疑没有过峰,毕竟核酸、抗原、发热门诊、住院等多项数据都显示过峰了。可问题是数据公示都那么滞后了,好歹稍微注意一点完善性。

4. 住院与死亡

新冠住院人数在1月5日到达高峰,162.5万,1月23日相比峰值下降84.8%,有24.8万人住院:

Image

住院之中的重症也是1月5日达到高峰,12.8万,1月23日下降到3.6万。我不太确定重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,一般来说住院应该就可以当重症处理吧。不过先不管这些,再来看住院感染者死亡数据:

Image

峰值是1月4日,死亡4273人,1月23日时下降至896人。这又是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数据,新冠的不同数据,住院会滞后于感染,而死亡又会滞后于住院。怎么会出现住院与重症峰值是1月5日,而死亡峰值1月4日呢?这几乎是同步的,并不符合科学规律。

很遗憾,疾控中心的通告对此没有任何解释。

更令人遗憾的是,死亡那么大一个事,是新冠最严重的健康后果,仍然就是一张图,然后“(三)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结果。在院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数于1月4日达到每日峰值4273,随后持续下降,1月23日下降至896,较峰值下降79.0%(图3-3)”这么一段话,连上标点符号才71个字符就带过去了

分地区的数据没有,分年龄段、性别、疫苗接种情况的数据没有。甚至连每一天的死亡人数,也只有1月4号和23号写出来了。都说不能把死亡病例当作一个数字,要看到背后的生命,背后的人。按这个通告,很多死亡病例连个数字都没有。

另外,不要忘了,这只是住院感染者的死亡人数。没有住院的新冠死亡病例呢?有些人疾病发展快,来不及住院就去世了呢?有些人在养老院去世的呢?统计有困难,没法准确统计出来,可以理解,可好歹承认一下这些死亡的存在啊。全世界都存在新冠死亡低估的问题。但是只统计住院感染者里的死亡人数,潜在的低估风险之大,全球范围内除了2020年初检测试剂不足外,恐怕都没有可比的。

这么严重的不足,只字未提,是否合适?

5. 突变株监测显著不足

疫情暴发后,去找每一例感染病例已经意义不大,可是新冠病毒在传播过程中有不断突变的风险,因此监测变异株变得更为重要。根据1月25日的通告,2022年9月26日到2023年1月23日,全国本土病例病例基因组测序是18906例,其中12月1日到2023年1月23日是10165例。一天核酸阳性峰值都是600多万人,从12月1号算起才测了一万多个病例的序列,这个采样数量,能充分吗?

可以看每周的测序数量与结果:

Image

最多的一周是1月2-8号,测了不到2500个,感染高峰时期12月19-25号,这一周测的数量应该不到1600,还不如11月21-27这一周的量(主要结果为BA.5.2与BF.7,这两个病毒株给了具体数字,从二者相加估计总测序数)。

各行政区的测序量一样非常少:

Image

这是12月1号到1月20号的数据,上海最多,一千多例测序,北京测了500-600。人口近亿的河南,宣称截至1月6日全省感染率89.0%,才做了不到300个病毒基因组测序[6]。

对比一下,意大利2022年12月26-29号,四架中国航班上556名乘客,126人检测阳性,其中61例做了病毒基因组测序[7]。

这次公布的测序结果里主要是BA.5.2和BF.7。可是测序总量那么少,是否有代表性?测序是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,在地域上能否有代表性?这些都值得我们疑虑。

在疾控中心的公告里,XBB只有1例,BQ.1系列是10例。可意大利测61例里就有7例BQ.1。而上海研究人员的一篇论文里,2022年11月16日至12月12日随机测了369例,也测出了本土1例XBB与7例BQ.1株系[8]。

从疾控中心公布的测序结果看,全国范围内确实极有可能是BF.7与BA.5.2占据主导。可是良好的病毒株监测需要能准确反映一些目前占比还小的变异株——万一这些变异株有优势会进一步扩散呢?也要能代表不同地区,包括城市与非城市地区。显然,中国的病毒株监测还有不少提升空间。这一波奥密克戎疫情是走入尾声了,可新冠病毒还会长期留在中国,因此,改进变异株监测仍是必要的。

6. 永远数不对的疫苗接种

根据一些专家的说法,全国80%的人都接种了奥密克戎活病毒吸入式疫苗,因此我个人也不是那么在意通告里的疫苗接种数据。不过我们要考虑随着时间推移,自然感染带来的免疫防护也会下降,即便是奥密克戎活病毒吸入式也是如此。所以,疫苗接种仍然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方面。

很遗憾,在25号的通告最后一部分疫苗接种状况里,出现了很难对得上的疫苗接种数据。25号的通告称截至1月20日,全国累计接种34.88亿剂次新冠疫苗。不过在1月21日的疫情通告里,称截至1月19日,累计接种348951.4万剂次,是34.89514亿剂次。虽说两个数据差得不多,可是1月19日的接种34.89514亿还是比1月20日的34.88亿多了100多万。怎么日子多过一天,接种数反而少了100多万?要是这样的每天少一百万的接种进度,疫苗接种状况岂不是越来越堪忧?

25号的通告另外给了一个在我看来极难懂的60岁以上老人接种数据图:

Image

首先,这是基于摸底人口数的统计,摸底人口数是啥?不知道,因此,我们也不知道能否代表城乡等差异很大的区域(实际上啥时候摸底我们也不知道)。

其次,图中全程接种与加强针接种比例不是对应摸底人口的基数,是摸底人口中符合相应接种标准的人数。像加强针比例是很有误导性的。因为符合加强针标准的老人只是所有老人中的一部分,图上的92%加强针接种率,换算到全部老人中,可能要低得多。

参考1月21日的通告,截至1月19日,60岁以上老人接种人数(至少一剂)是24160.4万人,全程接种23011.5万人,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19193.3万人。如果对应2021年底的中国60岁以上老人人口26736万人,一针接种率是90.37%,全程接种率86.07%,第一针加强针比例是71.79%

全程接种与加强针接种比例由于对应基数不一样,25号通告用了“符合标准”,我们不追究了。可这一针接种比例怎么能与1月19日的数据差那么多呢?接种率上差5%对应的可是1336.8万人,从19号到这个不知何时做的摸底数据,老人接种人数能涨那么多?还是这摸底摸得不靠谱?

从2022年3月上海疫情暴发起就在不断强调老年人的疫苗接种问题,可为什么到奥密克戎疫情都走到尾声了,我们还是能看到这么经不起推敲、核实的接种数据?

只能说中国在疫情数据汇总公布的及时性、完善性上,要走的路还不少。我们改变不了很多人在过去这一个多月重病甚至失去生命的现实,但我们应该要用真实的数据给那些不在的人一个交代,也给我们自己一个交代。

参考资料


了解 自由档案馆 的更多信息

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.

Translate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