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的地得|我依然为那个日本男孩感到悲伤

file

他10岁,父亲是日本人,母亲是中国人。我猜他的妈妈姓沈,所以他有一个中国名字,可以被称之为“沈某”。

在距离学校200米的地方,他被人刺伤。凶手被抓捕,而这位男生送到医院,最终没能抢救回来。据说,他是在妈妈的陪同下去上学的,被刺的惨烈的场面,一定让妈妈感受到锥心之痛。

她会痛哭,那哭声一定是母语,中国话。

这个男生让我想起2019年我在日本访学的时候,曾经帮我很多的翻译志愿者。她在早稻田大学读硕士,母亲是北京人,父亲是日本人。

她在北京长大,一口北京话。读小学的时候,同学们被她的名字感到好奇,“你是日本人!”北京奥运会让她感到自豪,但是这样的好奇也让她感到压力。对何为“自己的国家”,她产生了很深的困惑。

曾经,上海有很多日料店和日系咖啡馆,“日式”代表着一种文明生活。即便在成都这样的西部城市,日式审美对年轻人也有着持续的吸引力。

但是,过去十几年,中国舆论场发生很大变化。尤其是对“日本”的认识,出现极大的分化。

在网上,基于民族国家叙事的“仇日言论”开始增多,并且占据互联网的主流。致力于中日友好交流的人们,声音逐渐被边缘化,甚至遭遇“互联网清场”。

互联网上的言论并不是虚拟的。流量让人厌烦,但是流量也证明“很多人都相信同一件东西”,这就是新的现实,新的力量。

这种力量迟早会溢出屏幕,影响到“现实世界”——甚至,这就是现实本身。

这种“新力量”讳莫如深,甚至能够超越现实。去年夏天,我曾和一位成都警察叔叔交流,我问他:在大街上有人穿和服,有路人报警,你们会出警吗?

“我们成都在这方面是很包容的。”

“如果有人在春熙路穿呢?如果是在9.18、7.7呢?”

他就没这么肯定了,“特定情景肯定要注意。”

这就是那种力量。它是看不见的、含混的,但是它又如此清晰。

中国对日本的外交政策发生变化了吗?并没有。没有哪个城市不想发展经济、渴望引进外资,去年,江苏还向日本派出了庞大的代表团,改善关系,加强经贸往来。

但是,即便是地方政府,也会感受那种源于网络的神秘力量。

这是中国当下面临的大问题。相信有“日本人学校”的城市,都会加强安保、防范,但是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因为你不可能24小时、全方位地把人保护起来。只要那种力量持续存在、不断加强,它就能产生威胁。

我甚至也怀疑,一次网上的“严厉打击”也未必有用,因为它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,而是一种长时间的社会互动和塑造的结果。

作为普通的个体,当然会感到无力。但是,每个人也都对今天的局面多少承担一点点责任,是的,你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,你决定不了什么,但是你究竟是怎样的一滴水?这个问题对你依然是有意义的。

在今天,我个人会坦然、公开承认,我对那个日本小男孩的死感到悲伤、愤怒。

这种悲伤,不是因为他的母亲是中国人,他和母亲都会讲汉语;也不是因为他是日本人,“国际友人”,而是因为他是一个美好的生命。


了解 自由档案馆 的更多信息

Subscribe to get the latest posts sent to your email.

Translate »